不同于普通养老院,也不同于一般医院,坐落在福州市仓山区国德康养中心,中医老年护理院把养老和医疗的用房合二为一,以市中医医院专业团队为依托,重点在老年人手术后康复、肿瘤放化疗后调养、慢病康复和养老陪护方面的服务上,成效明显。
刘奶奶已经 82 岁高龄,由于脑梗塞导致左侧肢体瘫痪,让老伴儿一下子犯了难。子女都还要忙于工作,腾不出专门时间长期护理。后来刘奶奶住进了中医老年护理院,经西医扩管溶栓治疗,配合中医针灸、按摩、艾灸等理疗,身体在逐渐康复中。老伴儿高兴地说“这儿一不换床,二不换房,既能养老又能治疗,方便得很!”
相比定位较高端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院,积极发挥中医药简、便、验、廉的优势,让低收入人群能够消费得起,是该院发展具有中医特色“医养结合”养老护理院的初衷。
63 岁的刘承香老人因急性脑干出血入住某三甲医院,两个多月的住院费用高达 40 多万,虽经积极治疗,得以保住性命,但后期仍需较长时期的康复治疗。“她气管切开了,又带着尿管,回家只有等死,住院费用又太高”,提起当时的困境,刘承香的老伴直抹眼泪。入住中医老年护理院后,入住两月余,总费用还不足 1 万。
中医老年护理院还负责为临近两个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医疗、护理、康复以及助餐、助洁、助浴等全方位服务,是政府部门确定的城镇职工医保、居民医保、工伤保险、新农合医保定点医疗单位。在住老人因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按照一级医院收费标准据实结算,可有效降低社会医疗成本,减轻老人的医药开销和家庭负担,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美誉度,一直保持着 100% 的入住率。
广西一些养老企业还注重利用中医药和本地独特的壮医、苗瑶医的资源优势,紧扣“健康管理、健康养老”的主题,带动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发展。他们采用非药物疗法加中医特色调理,加上营养套餐,锁定了老年病、慢性病治疗 + 康复 + 保养的三个阶段的需求,从而把养老产业的链条延伸到中医药、壮瑶医等民族医药、生态农业、休闲旅居等多个领域。
养老企业在多个“长寿之乡”里设的旅居点和农家乐,都能够提供中医药、壮苗医养生康复和营养餐服务。围绕“养生”和“康复”,可以为一家三代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。
比如 80 多岁、90 多岁的老人患有老年病、慢性病,或者是生活半自理、不自理的,他们住进养老机构调养康复是刚性需求,需要照护直至临终关怀阶段。
他们的儿女应该是 50、60 多岁这个年龄段,很多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,孙子辈 40 多岁,也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,比如痛风之类,他们也有健康管理需求,康复团队带他们去“长寿之乡”旅居,实施中医药、壮苗医康复和营养餐调理。